烽火江淮映浦江 皖沪精英共绘新篇 乡贤论坛双节联谊会庆抗战胜利80周年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3:56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月满中秋,浦江潮涌,乡音萦绕。9月25日下午,黄浦江畔丹桂盈香,“情系安徽·创业上海”抗战胜利80周年暨中秋、国庆双节联谊盛会在上海隆重举行。近100多位在沪奋斗的皖籍精英齐聚一堂,共叙乡情,同谱新章,以奋斗之姿致敬历史,以赤子之心共筑未来。

烽火记忆砺初心 创业潮头展风华
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,江淮自古多脊梁。”主持人宫晓昕以深情之语开启盛会:“今日之聚,不仅是中秋团圆,更是对先辈的缅怀。”八十年前,江淮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;八十年后,他们的后辈在上海这片热土上,以“闯劲”与“韧劲”书写“上海高度”,点亮“科创之光”。言辞铿锵间,历史厚重感与时代奋进感交织升腾,会场掌声如潮。

展开剩余78%

群星辉映浦江畔 乡贤共绘奋斗卷

盛会汇聚沪上皖籍翘楚,各领域精英以奋斗为笔,绘就时代画卷。嘉宾们纷纷上台发言:上海安徽乡贤论坛秘书长许世民先生以“黄山松精神”为舟,用世纪行动,宣传在沪皖籍人的奋斗史,记录乡情温度,传承精神力量。 溥丽医疗董事长张书伟以医疗为灯,照亮沪上医院,用“皖人仁心”温暖患者,诠释“医疗里的乡情”。上海滁州商会秘书长明杰以乡情为线,串起滁州儿女故事,绣就“上海的滁州画卷”。三克激光科技董事长付新兰博士以科技为翼,携“黄山坚韧”攻克技术难关,让安徽创新梦翱翔沪上科创天空。上海大学生命学院教授章焰生博士以知识为种,将大别山“抗日硬骨”转化为实验室“基因力量”,播种科创土壤。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中心、世纪联融控股董事长王红新指出,海外上市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成长与创新机遇,未来可通过生态整合与专业支撑,助力老乡企业 破解“上市难”问题。此外,交大同仁医院王晓平教授以仁心护患者安康;同济大学艾自胜教授以科研探生命奥秘;交大人文学院束敏峰教授以文化传徽韵底蕴;海事大学卢长利教授以教育育未来栋梁;瑞金医院李鹤成教授以手术续写“皖人奇迹”;同济大学郑永来教授以专业守护城市安全……原静安区武装部部长骆克江压轴发言,盛赞上海安徽乡贤论坛凝聚力量,鼓励在沪安徽乡贤精英们“以奋斗诠释赤子之心,以成就彰显皖人风骨”。

弦歌雅韵寄深情 共话家园赤子心

当晚联谊晚会星光熠熠,文艺盛宴情满浦江。马鞍山男高音汪万水以《我的深情为你守候》开场,歌声激荡家国情怀;歌手润青《感恩》《望月》诉说赤子衷肠;张琦《我的中国心》引发全场共鸣;上海安徽乡贤论坛合唱团《我和我的祖国》澎湃唱响,皖沪赤子与祖国母亲的情感纽带跃然眼前。传统黄梅戏《黄莺树上声声唱》《十五的月亮为谁圆》婉转悠扬,尽显徽风皖韵;蚌埠籍音乐家钱进萨克斯演奏《夜上海》《Lemon Tree》,融合典雅与摩登,碰撞艺术火花。滁州商会秘书长明杰赞助的“云南、越南两地任选”的豪礼抽奖环节,将欢声笑语推向高潮,承载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许。

明月同辉心永恒 共筑家国新篇章

整场盛会融历史纪念、乡情凝聚、创业成就与节庆祝福于一体。乡贤论坛秘书长许世民深情寄语:“无论扎根多深,‘安徽’二字永远是心中的根,‘老乡’永远是最温暖的称呼。”晚会在“安徽人在上海,永远是一家人;家乡的月亮,永远照在心上”的祝福中圆满落幕。

烽火虽远,赤诚永续。江淮儿女的坚韧与热血,已在黄浦江畔绽放时代新花。他们以创业创新赓续使命,以月圆情暖共谱家国新篇。安徽精神,正于长江入海口熠熠生辉,照亮前行之路。

发布于:福建省

上一篇: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60%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破11.9亿台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一天挣5000元的偏门路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